在一定程度上,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恢复的可能,但较为严重的病变难以完全恢复正常。
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,与血管内皮受损、脂质沉积、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。在早期,当血管壁只是出现一些脂质条纹时,如果能积极干预,比如调整生活方式,做到合理饮食,减少高胆固醇、高脂肪食物摄入,增加运动,戒烟限酒等,再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,像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、稳定斑块,受损的血管内皮有可能得到修复,脂质沉积减少,病变就有可能改善甚至逆转。
然而,一旦病情发展到中晚期,血管壁已经形成明显的粥样斑块,造成血管狭窄、变硬,此时想要让血管完全恢复到原本光滑、弹性良好的状态非常困难。但通过积极治疗,依然可以控制病情进展,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。所以,早发现、早干预对于应对动脉粥样硬化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