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常见包括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骨质疏松或泌尿系统问题等。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,导致腰部出现持续或反复的疼痛症状。
1、腰肌劳损: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腰部肌肉会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。久坐、搬运重物或突然扭转腰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,引发慢性疼痛。急性扭伤若未及时处理,也可能转为长期不适。
2、腰椎间盘突出:椎间盘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,在外力作用下可能突出压迫神经。典型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,久站或咳嗽时加重。严重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。
3、骨质疏松:中老年人常见骨量减少,脊椎承重能力下降。轻微外伤就可能造成椎体压缩骨折,表现为突发剧烈腰痛。骨密度降低还会导致慢性腰背酸痛,夜间尤为明显。
4、泌尿系统疾病:肾结石、肾炎等疾病可引起腰部持续性钝痛。疼痛多位于肋脊角,可能伴有排尿异常或发热。女性盆腔疾病也可能表现为下腰部牵涉痛。
注意事项: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时起身活动;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;睡硬板床;急性期可冷敷,慢性期适当热敷;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下肢症状应及时就医;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检查骨密度;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。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:(冀)-经营性-2021-0017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